近日,南都·琶洲π就汽車后市場產業數字化路徑,對巴圖魯董事長、創始人曾萬貴進行了專訪報道,以下為專訪內容。
采寫丨南都·琶洲π記者 王詩琪
導讀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汽車行業也迎來數字化發展的新機遇。作為汽車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加速汽車后市場數字化轉型變得尤為關鍵。
從市場體量上來看,汽車后市場蘊藏著巨大的發展前景。截至2023年3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2億輛,其中汽車保有量達3.2億輛,居世界首位。
2022年我國汽車后市場行業規模已突破1.3萬億元。預計到2025年,汽車維修和保養等服務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7萬億元。但同時,汽車后市場仍存在高度分散、競爭不規范、產業效率提升速度較慢、服務標準不統一、消費者對后市場服務企業的認知度和信任度不高等問題。
如何以數字化賦能汽車后市場產業鏈、提升交易效率、推動經營管理升級?
2013年,以傳統汽配行業出身的曾萬貴創立了廣州市巴圖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走上了一條以產業互聯網挖掘產業鏈服務價值的進階之路。
通過近十年的發展,巴圖魯提供的采購數字化解決方案已經深度服務多家汽車百強經銷商集團、維修連鎖、出行平臺等有汽配采購管理需求的大型企業客戶及10萬家維修企業,同時還連接、服務了產業上游2000多家汽配工廠、流通商的數字化升級,由此實現產業供需高效匹配,提升產業效率。
近年來,巴圖魯更是連續上榜廣州市“獨角獸”創新企業及中國“獨角獸”企業,入選德勤廣州高科技高成長20強企業。2018年,巴圖魯已完成總額為1億美元的C輪融資,這是當時汽車后市場供應鏈企業所獲得的最大單筆投資,截至目前,巴圖魯共完成五輪融資,先后獲得華平資本、華興資本、中金資本、越秀資本等國內外資本認可。
“1%”,是問題也是機遇
為產業上下游提供全車件供應鏈服務
數據顯示,全國有超過40萬家的維修廠,40萬家的汽配商,卻沒有出現市場占有率超過1%的汽配流通商。在曾萬貴看來,這“1%”是問題,也是機遇。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修理廠的數量也有所增加。同時,由于汽車后市場對專業人才的依賴度非常高,供應商的管理半徑也不會很大,所以數量也比較多。由于產業分布較分散,以互聯網的形式加強產業的集約化、提升產品的流通效率就變得更加重要,這是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巴圖魯的機會所在。”
作為一名已經深耕傳統汽配行業二十余年的資深人士,2013年,曾萬貴迅速抓住產業互聯網發展的機遇,創立了巴圖魯。
從2013年到2019年,圍繞全車件交易服務平臺“汽配鋪”,巴圖魯建立了一套從線上交易到線下履約交付、服務的閉環體系,為產業上下游提供全車件供應鏈服務。
“類似于京東自營,我們在第一階段建立的是自營的全車件供應鏈平臺。在此基礎上積累的配件數據庫、系統及供應鏈能力,為之后的平臺化奠定了基礎。”
2020年,巴圖魯將合伙人模式升級成加盟商模式,為加盟商提供全車件供應鏈+系統+運營賦能,充分釋放他們作為服務商的靈活性和自主性,同時嚴控履約交付;此外,開始針對終端客戶試點“SaaS+”模式,助力其內部經營管理數字化。
建立零部件數據標準
需求鏈數據賦能智能制造
在曾萬貴看來,消費互聯網之所以能夠快速起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它主要面向C端,認知及參與門檻相對不高,比較容易被資本、技術等介入,也更容易標準化和重構。但產業互聯網卻并不是這樣。
例如,汽車后市場、MRO、建材等行業都呈現出體量大、分散、流通效率低的特點,對于買方、賣方都有比較高的認知壁壘,加上流通鏈條長、服務屬性重,所以不容易被標準化、重構。
“我們做汽車后市場的產業互聯網,邁出的第一步就是標準化。這是行業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邏輯。”
汽車后市場數據化是第一步,也是最艱難的一步。因為在有“萬國車”之稱的中國汽車市場,即便是汽車修理廠員工,也很可能無法完全認知每一款車、了解每個零件的具體型號。
“修理廠的人可能會說:我要買一個奧迪A6的大燈。但在我們看來,這種需求是非常不準確的。因為奧迪A6是一個車系,不同年份有不同年款,配置也不盡相同。所以‘奧迪A6的大燈’是一種語文性描述,我們要把它轉化為數學性描述。”曾萬貴進一步解釋稱,車型是車的最小顆粒度,車型不同意味著配件不同。零部件的數據標準化,就是用數字對應車型、配件和名稱,給零部件命名一個“數字ID”。
光是汽車零部件標準化的工作,巴圖魯就持續進行了五年。其間,每一款新車型發布后,還要繼續更新數據庫。然而,零部件數據標準化后,還不能完全鎖定某種配件用作交易。在尺寸、型號、規格等信息匹配后,還需要匹配單價、產地、品牌、售后、品質等維度的商品信息。
曾萬貴表示,在未實現平臺化的階段,采購主要靠“信任”展開。“修理廠會很依賴一些長期的供應商,供應商推薦什么修理廠就買什么,并不會太在意品牌和廠家。”但是,這種基于“信任”的采購效率較低,且無法保障產品質量穩定。
商品信息標準化之后,客戶就可以在巴圖魯的平臺上進行自助下單、自助交易。不僅如此,從客戶發出需求到整個交易履約完成,每一個節點都會留下數據記錄。需求鏈上的數據經過沉淀后,可以為生產環節的規劃作參考,賦能智能制造,推動整個產業的數字化進程。
據了解,目前,巴圖魯的汽車零部件數據庫已覆蓋100多個汽車品牌,20多萬個主流車型,實現了5億+配件匹配關系,覆蓋99%主流車型,平臺配件數據精準率達99.98%。
數字化解決方案
汽配采購管理成本下降超10%
2021年,巴圖魯開始為客戶提供基于“數據+系統+供應鏈+運營能力”的整體數字化解決方案,致力于建設開放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平臺,并從配件采購數字化快速切入。
例如,對于一些從事二手車交易的企業,經手的車型非常多,采購需求也大,會產生自己建立一套供應鏈管理體系的需求。
巴圖魯可以以自身的數據庫、系統工具、供應鏈資源、運營能力,幫助客戶建立起高效運營的供應鏈管理體系。相較于傳統的汽車經銷商配件采購管理模式,巴圖魯的汽配采購數字化解決方案可以使效率提升30%,成本下降超10%。
目前,從營收上看,巴圖魯供應鏈業務和SaaS數字化解決方案業務所占比例是7:3,從交易規模上看,二者的比例是3:7。“以SaaS服務為入口帶來的交易規模,量級還是挺大的。”
面對企業未來發展的挑戰,曾萬貴坦言,整體數字化解決方案能否獲得更大的市場,取決于行業對數字化的認知水平能否快速提升。疫情從客觀上加速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以及對經營管理的升級。
倉配物流效率把控與產業中上游共建服務商網絡
而產業數字化的最終目的是提升流通效率,讓終端客戶獲得更好的消費體驗。如果將產業視野縮小到更細顆粒度——交易履約體驗上,巴圖魯又是如何做好倉配物流效率把控呢?
曾萬貴表示,汽配交易對于服務的要求是很高的,往往會伴隨線下交付、技術安裝等售后服務。巴圖魯剛開始通過自建的全車件智慧中心倉+專線干線物流及“最后一公里”加盟商網絡完成線下交付,現在逐漸和產業中上游合作伙伴共建服務商網絡,提升履約效率,這也充分體現了產業互聯網的協同效應。
相較于傳統的燃油車,新能源車和智能網聯車的構造已經實現了一些顛覆,這是否會對汽車后市場服務帶來變化與挑戰?
曾萬貴稱,無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零部件可能發生變化,但汽車維保的需求方向是不變的,供應鏈服務的邏輯也是不變的。但同時,新能源車的保有量目前尚未達到很大的量級,個性化定制的零部件又較多,汽車后市場的服務成本會相應提升。不過,從總體上來看,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對汽車后市場企業來說是利好的,因為這意味著更多需求。
琶洲π是海珠區委人才辦和琶洲街道黨工委會聯合南方都市報社共同打造的人才資訊主題品牌。立足琶洲,面向灣區,聚焦海珠區有創新力、影響力的優秀人才事跡,為讀者提供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發展最新前沿動態。
